基于ISO26000的国企改革新思路

2015-11-10 09:11:22 作者: 所属分类:研究成果, 研究论文 阅读:3700 评论:基于ISO26000的国企改革新思路已关闭评论

标签:

 黎友焕(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510610) 郑茜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510610)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摘要:在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社会责任在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承担社会责任列为国企改革的六大重点内容之一,对国企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新一轮国企改革目标与内容、国企加强社会责任建设意义及ISO6000对国企改革影响的基础上,基于ISO26000探索国企改革新思路,全面推进国企社会责任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IS026000  社会责任 国企改革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economic reform, the importance of CSR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has further enhanced, CSR has been listed as one of the six key points of the SOE reform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in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it propose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SOE reform.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objectives, contents ,the ISO 26000’s influence of the SOE refor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the state owed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of CSR , then, explores new idea on the basis of ISO 26000, to promot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SR standard comprehensively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ISO26000  CSR  SOE Reform

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确立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方向和新任务,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将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到国企改革的高度,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推动国企改革的重点措施加以强调。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国企加强社会责任建设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而ISO26000是首个国际社会责任标准,明确了社会责任的原则、确定了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对于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刘藏岩(2010)指出,ISO26000改变了传统的社会责任理念和认知,将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动态研究对象,不仅规定了组织要为其行为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承担责任,还规定组织要充分考虑到利益相关方的期望,通过透明和道德行为努力造福社会。因此,本文结合ISO26000界定的核心主题及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指南,探索国企改革新思路,推动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一、 新一轮国企改革目标与内容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不仅在全行业具有引领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国企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发展前景,厘清国企改革的目标、确定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为改革确定明确的方向,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1、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目标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国企设立的目的及国企改革的目标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真知灼见。一部分学者认为,国有企业本质上是追求经济性目标的企业组织(Shleifer, 1998; OECD, 2005),因此,国有企业首先要提升盈利能力。基于此种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国企改革的目标是追求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增强国企保值增值的能力。黄淑和(2014)认为,本轮国企改革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国家设立企业的目标在于满足社会大众对某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国有企业不能成为像私有企业那样的仅仅追求经济目标(吕政等,1995;黄速建、 余菁,2006;余菁,2008)。基于此种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国企改革应该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以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动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卫祥云(2013)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国有资产和其创造的价值能够真正落实到全国人民。

《决定》提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将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归纳为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与此前的中央文件要求相比,“不再刻意要求国企国资体量上的‘大’和表面形式上的‘强’,而是要求体格上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笔者根据对相关文献和《决定》内容的总结,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目标概括为:在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国企改革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引导作用,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加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全民福利。

2、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内容

2014年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启动“四项改革”试点,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序幕。分别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公司等6家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经济,董事会授权及纪检工作4项改革试点工作。这4项改革试点是对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加强对国企负责人重点监督等改革内容进行的探索。 这4项改革解决的正是国企改革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并且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1)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设。只有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明确监督管理的程序及职责权限,才能为国有资产建立一道立体防线。因此,要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制度建设。在国资监管层面,要求明确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关系,理清职责界面,将国资委的职能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在国资运营层面,要明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如何有效服务国家战略目标,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2)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决定》提出的混合所有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而是指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劳动者之间的融合。因此,国企改革过程中除了要鼓励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之外,还要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同时,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有效制衡、平等保护的治理结构,并建立完善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有效监管机制。

(3)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形成清楚的利益机制、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能够有效防止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的行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有效进行。而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要求进一步明确国资委与董事会的职责权限,将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和董事会自主决策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国有企业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4)加强对国企负责人的重点监督。国企负责人处于领导班子的中心地位,其行为、决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国企改革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负责人在抓班子、带队伍、干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又要防止其滥用权力、出现腐败。因此,抓好对负责人的监督,对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进一步强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增强监督的相对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系统领导,推动国有企业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则是推进国企改革,提升企业影响力,助力企业迈向国际先进行列的推动力。

1、履行社会责任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企改革的本质是理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沈志渔等(2008)认为,国企改革的重点是改变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履行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明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这在本质上可以看作一种界定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制度安排。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然涉及到建立符合社会责任理念要求的体制机制,直接影响到企业产权关系、组织形式、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的构建和发展,改变国企的传统管理模式,而履行社会责任也是推动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推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增强社会责任建设,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2、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提升改革效率

新一轮国企改革致力于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提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及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一方面,把资金从过剩产能行业中解放出来,推动生产要素更多地进入战略新兴产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重点推进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以此加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从而提升企业效率和业绩。国有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有效管理自身运营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统筹兼顾利益相关方期望,协调推进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提高信息的全面性、促进决策更有效果、提升决策执行率,利于调动一切力量促进企业自身发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同时,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履行社会责任利于弥补产权关系不清晰、法律机制不规范和政府监督不完善的缺陷,规范市场运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3、履行社会责任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国企的国有性质决定了它要追求利润,但不能将追求利润作为唯一目标,追求利润最终是为增进全民福利。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方向的基本保障,是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力量,是解决社会矛盾、保障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其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特性决定了国企改革要以实现、促进社会公平,提升社会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来推进。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私营企业平等使用要素、参与竞争,建立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机制,公平对待每一个利益相关方并统筹兼顾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从而促进利益相关方发展,实现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共同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稳定。

三、ISO26000对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影响

新一轮国企改革旨在推进国有企业本身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ISO26000统一了社会责任的定义、明确了社会责任的原则、阐述了社会责任确认和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基本实践、界定了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描述了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战略和日常活动的方法(黎友焕、文志芳,2011),为国企的社会责任建设提供了行为准则及实践指导,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1、 ISO26000为国企改革提供基本标准

ISO26000明确了负责制、透明度、道德行为、尊重利益相关方利益、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国际行为规范及尊重人权7项社会责任原则,旨在为企业及其他一切社会组织提供在特定情况下公认的正确的规则、标准来规范其责任行为。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难免发生冲突,改革事业难免遇到各式挑战,如果没有规范企业行为的标准出台,企业决策者极易做出错误的判断。而ISO26000的社会责任原则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基于社会责任角度的行为准则,用以判断企业行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平衡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是否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国企改革不会偏离原有轨道。

2、 ISO26000为国企改革提供新方向

ISO26000阐述了社会责任确认和利益相关方参与这两大社会责任基本实践,指出组织应了解确认组织活动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根据组织发展状况及发展阶段确认、调整与自身相关的核心议题,识别利益相关方及其期望,并加强利益相关方参与,为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国资监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负责人的监督等内容提供指导。ISO26000对核心主题识别及利益相关方参与的阐述包含以下两点:第

一,企业发展状况不同,各核心议题的影响力不同,企业要根据运营情况不断调整核心议题并据以进行经营决策、开展企业活动,这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动态指南,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四项改革目标进行排序,着重推进核心改革任务开展,并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及改革进行情况适时调整改革的侧重点;第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基础,促进企业科学决策,企业要加强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在经营活动中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建议、维护利益相关方权益,这为国企改革过程中实现各相关方的利益均衡提供了指导,尤其对混合制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这两点贯穿于企业经营各个环节,贯穿于国企改革整个过程,打破了传统企业经营模式及管理思维,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为国企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3、ISO26000为国企改革提供具体指南

ISO26000着重阐述了社会责任融入到组织管理体系的指南,同时,界定了组织管理、人权、劳工实践、公平运营实践、环境、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7大社会责任核心主题,并附有核心主题的相关议题,这些都可以具体运用于国企改革的各个方面。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设、国企法人治理体制建设可参考社会责任融入组织指南,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日常经营,全面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决策过程,从社会责任角度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加强国企负责人的重点监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参考公平运营实践主题,一方面,加强企业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反垄断,发挥企业负责人的模范效应。另一方面,积极引入非公有资本参股,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优势互补,加强供应链社会责任建设。参照人权、劳工实践、环境、消费者问题等核心主题,全面加强国企社会责任建设,为国企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激发企业创造力与凝聚力,为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ISO26000视角的国企改革思路

履行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天然使命,也是可持续发展大环境下新的要求。在国企改革中承担社会责任,要求国企将社会责任贯穿到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等其他内容中,并协调好、平衡好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将ISO26000的7大社会责任核心主题及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指南应用于新一轮国企改革对于提升国企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经营

承担社会责任是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而新一轮国企改革强调加强国资监管体制建设、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融入社会责任理念,有利于建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国资监管及企业治理机制。ISO26000着重阐述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指南,对组织了解自身特征及社会责任关系、理解组织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融入组织实践、社会责任沟通、提供社会责任可信度、审核和改进组织社会责任行为等内容进行了详尽叙述,充分肯定了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重要性,为国有企业贯彻落实社会责任提供参考。

参照社会责任融入组织指南,国有企业要将社会责任融入经营发展,首先要识别社会责任核心议题和利益相关方期望,明确国企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主导地位,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及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能力。同时,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管理、组织职能中,建立完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及组织体系,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沟通,通过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开展倡议活动、参与行业协会等方式提升社会责任公信力,并建立完善内部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指导、审核企业自身社会责任实践活动。规范经营决策,明晰国有资本有效服务国家战略的目标,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做到决策过程中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目标地位同等,形成科学决策机制,保障国家权益。建立健全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在决策过程中促进利益相关方多方参与,各个环节对利益相关方尽责,实现决策成果的多方共赢。

2、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公平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公平广泛的竞争促进创新和高效,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在新形势下,社会公众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期待,不再仅限于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而更加关注如何打破垄断,使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公平竞争,发挥正确的主导作用等。ISO26000的公平运营实践主题包含反腐败、负责任政治参与、公平竞争、提升社会责任在价值链中地位及尊重财产权5大议题,为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详尽指导。

参照公平运营实践主题,国有企业加强对负责人的重点监督,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反腐败机制,加强企业内部廉政建设,并在供应链范围内提升反腐败意识,以此杜绝改革过程中的贪污腐败现象。以符合竞争法规的方式从事运营活动和开展合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避不正当竞争,支持反垄断反倾销行为,提高员工公平竞争意识,并将公平竞争的理念融入价值链,推进其他组织的公平竞争行为。与其他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要素支配能力等方面,做到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利益对等,公平、公开、公正地引入市场资本参股,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还该立足于自身优势,联合同行企业或合作伙伴做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3、 维护利益相关方权益

新一轮国企改革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引进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从而导致众多市场参与者及多元利益主体的存在,平衡各相关方利益是改革能够顺利稳步推进的前提,因此,维护利益相关方权益、平衡各相关方利益、加强与利益相关方沟通显得尤为重要。ISO26000对社会责任的确认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实践以及7大核心主题的说明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与利益相关方和谐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为国企在改革过程中的利益相关方权益保护提供指导。

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维护利益相关方权益,要更加注重满足利益相关方现实诉求,并加强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增加利益相关方参与,提升利益相关方对于企业的认同感。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并探索进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分配员工薪酬、规划职务待遇。进而充分调动和有效统筹利益相关方的优势资源,为企业发展营造适当的内外部环境,提升企业适应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

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建立起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包括社会义务和社会期望两个层次, 并被区分为基本责任和延伸责任两大类型。本文从基本责任和延伸责任的角度出发, 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分别指出了国有企业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环境与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所在社区、慈善事业和政府的基本责任和延伸责任。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必须自觉履行上述八个方面的基本责任, 并且积极主动的去承担延伸责任。

4、 动态调整核心社会责任议题

国有企业应该承担与自身能力相应的社会责任,正如魏峰(2000)所指,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意味着由此担负起了对社会无穷无尽的义务和负担。因此,在新一轮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不断调整社会责任核心议题,将履行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相结合。根据ISO26000社会责任确定及理解组织社会责任条款,国有企业首先需要熟悉7项社会责任核心主题的相关议题,通过比较、审核,确定与企业决策、活动相关的重要议题,并对核心社会责任议题进行排序,依据相关议题确定重点事项,设置优先事项及优先选择事项,并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定期审查和更新。在改革过程中,国企除了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外,还需根据改革推进的程度和国家发展目标来不断调整核心社会责任议题。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随着自身发展,考虑企业经营对利益相关方影响的变动,由此确定与自身相关的核心社会责任议题。例如,在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的时期,企业要将加强安全生产在放在议题排序的前列,而随着企业安全生产建设不断完善,可以调整其排序,将其他更加重要的议题提前。同时,国有企业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来调整核心议题。如同90年代到现阶段,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议题经历保证物资供应——保证物资供应、深化改革——保证物资供应、深化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变更轨迹,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国有企业也应遵循深化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化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回馈社会的责任轨迹,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水平,推进企业与社会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藏岩.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 Shleifer,Andrei.State versus Private Ownership[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8,12(4).

[3] OECD.OECD Guideline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R].2014-06-13.

[4] 黄淑和.国有企业改革在深化[J].求是,2014(3).

[5] 吕政,金碚,张世贤,王空.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和矛盾性[J].中国工业经济, 1995(2).

[6] 黄速建,余菁.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J].中国工业经济,2006(2).

[7] 余菁.走出国有企业理论纷争的丛林:一个关于国有企业目标、绩效和治理问题的综合分析[J].中国工

业经济,2008(1).

[8] 卫祥云.国企改革新思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9]  沈志渔,刘兴国,周小虎.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10] 黎友焕,文志芳.国际标准ISO26000解读[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11] 魏峰.国有企业转型与企业社会责任[J].生产力研究,2000(3).

 



» 郑重声明:本文由管理员发布,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原创,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广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管理员共有,欢迎转载, 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上一篇】
【下一篇】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