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广东省社会责任高峰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5-07-14 17:07:33 作者: 所属分类:高峰论坛 阅读:8550 评论:第八届广东省社会责任高峰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已关闭评论

标签:

23.pic_hd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刘永子为大家分享的论文题目是“文化产权交易所社会责任研究”。刘永子指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也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文化产权交易所是我国文化要素市场的新生经济组织,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意义,承担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也是寻求自身健康繁荣发展的途径。文章首先界定了文化产权交易所的社会责任,指出其应该对社会、利益相关者以及文化承担责任;同时分析了文化产权交易所社会责任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已经融入其日常经营管理中,但社会责任实践的常态化没有实现;最后,针对研究中所反映的问题,从政府、社会、文化产权交易所三方面提出强化我国文化产权交易所社会责任建设的建议与思路。

  中山大学的罗思秋对文章进行了点评。罗思秋肯定了文章的逻辑清晰,语言精练。实践与案例结合,实践意义强。但同时指出,文章选取南方文交所是否有代表性?信息来源是否足够丰富?能否借鉴国际国外的文化产权交易所CSR标准?她建议文章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产权的保护与发展。文章的理论价值需要进一步提升;建议充实更多相关理论作为根据。有专家指出,文章与社会责任的联系可以更紧密。

  短暂的茶歇之后,由暨南大学的陈涛与大家分享,题目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驱动因素研究”。文章以2008 年上交所要求在该所上市的金融类、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上证公司治理板块”及深交所要求在该所上市的纳入“深圳100 指数”四类公司强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为起点,选取这四类共400 多个公司2008年至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事件史分析的方法,依托制度同形理论,从强制同形、模仿同形和专业同形三个维度,验证我国企业自愿提供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驱动因素及其动态演变过程,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研究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并探索从社会和制度因素方面认识企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和鉴证行为。

28.pic_hd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周述章对文章进行了点评。他指出,文章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理论价值。但同时,本文也存在一些尚待商榷的地方。文章有些文献存在重复引用,有些语句重复,有几处语句存在语病。文章的参考文献超过四分之三的都是国外的。国外文献大多以发达国家市场为背景进行研究,国外文献得出的研究结论可能不太适合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有专家质疑,文章在实证过程中使用的计量指标不够合理全面,自变量选取的也不太恰当。有专家指出,本文采用事件史分析法来进行实证不合适。如果要借用国外的理论,就应该完整的借鉴,而不是仅部分的借鉴。专家建议仅用面板数据回归,用固定效应模型就可以研究文章的问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刘永子指出,有段时间,广东省属国企的社会责任报告是强制发布和评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并不完全是自愿的,也有强制性的因素。

  暨南大学的徐骏与大家分分析的论文题目是“女性董事是否更加乐善好施?”。文章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女性的作用日益凸显,角色越来越重要,女性高管在公司中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诸多研究表明,女性高管对公司财务行为与公司价值有着重要作用。以往文献主要研究女性董事与慈善捐赠的直接关系或者在不同制度背景下,女性董事与慈善捐赠的关系。文章突破以前思路,从公司内部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多元文化、女性董事与慈善捐赠的关系,丰富了公司管理者个人特质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研究。文章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女性董事、公司的慈善捐赠水平与企业多元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的刘子成对文章进行了点评。刘子成指出文章的选题比较新颖,研究思路比较清晰。但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多元文化”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女性董事与女性高管亦是不一样的概念,不可相互替代,应该具体定义。他也质疑“企业多元文化”的测量是否准确。有专家指出,性别与慈善捐赠的关系很不确定,存在争议,建议文章先梳理这些争议的地方。有专家指出,性别不能决定任何问题,关键是制度。企业多元文化也不一定能提高捐赠水平。有专家指出这个模型可能存在调节变量,假设的设置存在问题。

  论文分享环节结束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晁罡博士做主题发言。晁罡教授发言的主题是“道义场域——对中华传统文化嵌入型企业的解读”。晁罡教授首先定义了中华传统文化嵌入型企业,指出这类企业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日常企业管理,不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目标。这类企业以回报社会为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其次是回报员工,最后是回报股东。此类企业越来越多,包括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和跨国企业。晁罡教授接着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嵌入型企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企业制度变迁类型,是在向西方企业制度趋同这一大背景下的创新,是非常典型而非普通的、非常完整而非碎片化的中国本土化企业制度样本,探讨其创生、变迁过程和内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这既有助于探讨从制度趋同、“被制度化”到新的制度创造和再制度化的理论过程,亦有助于回应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复兴这些现实需求下理论界和实业界对中国式企业管理制度理论的呼唤。以“结义”、“修行”和“道义流通”为重要特点的企业生态群落,是从“交易圈子”向“熟人圈子”的组织制度变迁形式,是“差序格局”式的重要文化体现和制度载体。中华传统文化嵌入型企业是中国本土化管理的典型脚本和组织原型。企业自身社区治理,以及企业生态群落和场域治理的社会价值。

  晁罡教授最后指出了道义场域的核心特征。一是道义场域中的互动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接受和践行,不仅产生同道中人的认同,而且形成信任,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内容的熏陶使得这种信任比西方社会更具包容性,能够由“亲亲”过渡到“亲民”。这种“善因认同”基础上的信任比一般意义认同基础上的信任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又能给企业发展环境构建带来积极的影响。二是道义场域中的规则表现为较为外显的、成文的、强制性的规则和较为内隐的、不成文的、较柔性的规范两个方面。三是道义场域的文化—认知系统。四是道义场域的领导。

  会议最后,主持人总结了今天的研讨会,指出此次广东省社会责任高峰学术研讨会的质量高,讨论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深度和广度。希望这样的研讨会越办越好。主持人还感谢与会者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支持。会议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 郑重声明:本文由管理员发布,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原创,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广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管理员共有,欢迎转载, 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日志分页: 1 2 3

【上一篇】
【下一篇】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