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

2016-04-01 17:04:41 作者: 所属分类:书籍推荐, 成果汇集, 研究成果 阅读:1717 评论: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已关闭评论

标签:

作者:黎友焕,郑茜

摘要:我国影子银行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与日俱增,而当前关于影子银行的定义与构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至难以确定影子银行的规模及其风险大小。由此业界关于影子银行的争论不断,影子银行风险问题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影子银行进行界定,分析其发展现状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规范影子银行发展的相关建议,以发挥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影子银行;现状;特征;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15)02-0093-07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高杠杆率累积的风险及其监管缺位被认为是导致此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罪魁祸首的影子银行由此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关于影子银行的研究也不断增加与深入。中国金融体系由于高度监管及衍生品发展不成熟等原因在危机爆发时并未受到明显冲击,但随后影子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对我国金融体系乃至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都在日益增加。肖钢2012年10月在China Daily上发表“Regulating shadow banking”一文指出,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实行期限错配即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这在本质上是“庞氏骗局”(Ponzi Scheme)。他指出中国未来5年内最大的金融风险是影子银行,并呼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2 年 10 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明确将影子银行问题列为中国金融风险的主要问题之一。2014年1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107号文),要求全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影子银行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 我国影子银行概念及构成

    2008 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人们开始认识到在传统商业银行的体系之外还隐藏着一个与之平行而复杂庞大的体系,即影子银行体系。这个体系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并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出了不计其数的金融衍生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渗入最终导致了这场毁灭性的灾难。

(一) 我国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将影子银行定义为,“在银行体系以外从事信用中介的机构和行为,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但这个概念准确但难以凸显我国影子银行的独有特征。我国金融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的影子银行无论是构成还是规模较发达国家都有很大差别。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仍处于产品结构简单、衍生品市场不发达、杠杆使用受到严格限制的初级阶段, 并未形成与发达国家类似的影子银行体系”。 另一方面,我国确实存在涉及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机构及业务的信用中介体。事实上,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影子银行主要通过资产证券化开展业务不同的是,我国影子银行的构成以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与民间信贷为主。

    国内很多学者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定义进行了探索。巴曙松(2009) 认为,影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发展更快,但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系并在最后贷款人的保护伞之外,累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易宪容(2009) 认为,影子银行是一种行使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运作机制。李海涛(2012) 认为,影子银行不简单等同于“非商业银行业务”,我国的所谓“影子银行”,也即是能够在银行体系以外存在的非银行信用中介。综合各方面观点,笔者将我国影子银行定义为,行使部分银行职能,不受或少受监管的业务或机构,包括银行理财业务、信托产品及民间金融机构等。

(二) 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构成

    国外影子银行以资产证券化为依托,Gary Gorton、 Andrew Metrick(2010) 认为,广义的影子银行包含大家耳熟能详的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s)、抵押贷款经纪人(Mortgage Brokers)等机构;回购证券协议(Repos)等存在已久的契约;以及一些更加复杂的工具,如资产证券化、债务抵押债券、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而我国影子银行的构成与此有较大区别,投资银行等机构的发展不够成熟、资产证券化及衍生品在我国影子银行中所占份额很小。文维虎、陈荣(2010) 将中国影子银行分为银行业监管机构批准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核准或报备的专业性公司及潜伏于民间的地下金融活动三部分。袁增霆(2011) 认为,影子银行不仅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还包括银行机构内部的影子银行部门及业务。它们同样不属于传统的货币银行业务范畴,却具有类似的职能。“107号文”将我国影子银行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督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将中国影子银行分为以下部分:

    (1)与金融创新相关的业务、产品及投融资方式。包含了资产证券化和衍生品交易、不过这部分规模较小,尚处于起步阶段;私募股权基金等针对特定客户将分散资金转化为对中小企业、创投企业以及重点产业投资的资金。

    (2)银行融资类理财产品。银行通过此类业务为实体经济融资,将表内资产转向表外,实现监管套利。

    (3)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表外贷款。包括通过向公众销售理财产品的信托融资以及由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委托贷款。

    (4)不受或较少受到监管的非银行机构。包括各类投资银行、投资公司以及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这些机构在监管制度之外,受高额利率的驱动,发挥着银行中介的作用,在资金盈余者及短缺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

二、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特征

    虽然我国影子银行构成与欧美发达国家差别很大,业务形式相对简单,但在金融危机后我国影子银行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银行体系的重要补充,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影子银行相比国外市场起步较晚,自2004年国内商业银行开始推出理财产品和服务起才开始萌芽。尽管经过了几年的高速发展,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影子银行的发展仍然不成熟,但规模增长却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势头。

  根据FSB的数据(2013), 全球影子银行规模2012年增长5万亿美元至7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8%。其中(图1),影子银行规模最大的是美国,约为26万亿美元,占比37%,高于欧盟的31%。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同比增长42%,但在全球市场中占比仅为3%,即2.13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98万亿元。而随着FSB(2014) 《国际影子银行监控报告2014》的发布,明确表明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急速扩张,2012年至2013年,一场信贷繁荣推动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增加了38%,我国侠义影子银行规模达到2.7万亿美元,位居被检测国家第三位,占全球35万亿美元的7.7%,仅次于美国的14.04万亿美元及英国的4.7万亿美元。即使是广义影子银行的测度,我国也取得了急速扩展(图2),2013年底非银行金融资产已占全球总量的4%。

    “截至2012年底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达到22.9万亿人民币,近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 ,远高于FSB的统计数据。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4) 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典型的影子银行部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融资)的新增量为6.19万亿,占社会融资总量的36%,而在2011、2012年这个数据为23%和32%(表1)。但无论统计口径如何,所有数据都指明了我国影子银行逐步快速发展的总体趋势,说明影子银行已经开始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QQ2

图1:2012各地区非银行金融中介资产份额比例(%)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FSB: Global Shadow Banking Monitoring Report 2013》整理

QQ1

图2:2013各地区非银行金融中介资产份额比例(%)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FSB: Global Shadow Banking Monitoring Report 2014》整理

q3

1:2006-2013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结构(%)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及《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计算整理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特征数据来源: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及《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计算整理

    虽然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形式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大程度上只是银行信贷模式的变种,总体上呈现层次较低、规模扩张的特征。

    首先,我国没有形成完整的影子银行,体系内各组成部分发展严重不平衡。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影子银行完整,从贷款发起到证券化以及创造衍生产品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机构专业承担(表2)。而目前我国各影子银行机构独立发展,规模小、数量多,缺少分工、合作,未形成一个完整联动的体系。同时,虽然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还不成熟,但民间借贷、信托、理财业务等都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在监管滞后的情况下,潜在的风险不言而喻。

q4

2:美国影子银行运行环节

资料来源:Pozsar, Adrian,Asheraft,Boesky. Shadow Banking[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taff Reports,2010.

    其次,我国影子银行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吸收居民储蓄和企业定期存款,部分来自社会闲置资金。根据张田(2011)的总结,“我国民间借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闲置资金、部分企业资金及部分银行信贷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类机构与个人;银行委托贷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等。” 这些资金规模较小、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具有不稳定的特性,加大了我国影子银行运行风险。

    最后,我国影子银行融资手段创新不足。我国影子银行主要是通过把银行的信贷扩张由表内转移至表外,但实质都是通过不同的信贷关系进行信用扩张。我国影子银行主要是作为传统商业银行的补充存在,为中小企业或其他无法从商业银行融资的主体提供资金,主要包括直接复制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动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等非正式证券化活动。由此造成了基于资产证券化的具有高杠杆性、复杂性的金融衍生创新未在我国出现的状况。

三、 影子银行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影响

    与国外大量进行金融创新和流动性泛滥不同,国内影子银行的成因主要是流动性分配不均衡(游春,2012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的飞速发展源于资金市场上的供求不平衡。连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及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资金供应实际上的紧缺,中小企业大量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只能寻求新的融资渠道。而同时,社会上大量的闲置资金又缺乏投资的渠道。影子银行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了资金融通平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但是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加之内在的高风险性,影子银行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

(一) 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我国影子银行兴起主要来自融资方、投资方以及投融资中介三方面的旺盛需求。宏观调控方向转变背景下重点调控行业与中小企业的旺盛融资需求、金融抑制环境下居民部门的旺盛投资需求以及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贷存比、资本充足率与贷款限额等监管指标的需求共同推动了我国影子银行的崛起。随着商业银行监管日趋严格,商业银行融资规模受到了极大限制,中小企业要从商业银行获取资本变得更加困难。影子银行在不改变货币存量的情况下,增加了社会信用供给,具有灵活、快捷特点,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资金有效、合理地流入实体经济,填补了在正规银行信贷服务里满足不了的融资功能,弥补了现有主流金融体系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影子银行体系中银行理财这样的产品更是利率市场化的急先锋,推动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王晓枫、申妍(2014) 通过实证分,验证了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陈剑、张晓龙(2012) 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量的冲击,也得出影子银行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

(二) 冲击传统银行经营模式

    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差,影子银行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其产品的大规模开发对于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利差模式形成挑战,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产生了冲击。影子银行产品回报率普遍高于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一定程度上对银行吸收存款造成了挤出,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将存贷差收入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商业银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加速了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加之政府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逐渐加强,我国正在形成新的金融监管框架。在新的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必须进行经营模式转变,以应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未来,商业银行将更加注重加强综合化经营,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发展银行内部的影子银行业务,力求改变以往主要依靠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盈利增长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进一步市场化改革进行了铺垫。

(三) 弱化货币政策效果

    影子银行一定程度上行使了货币银行的职能,但不在传统货币银行体系之列,大大削弱了央行的宏观调控职能。李波(2011) 认为,影子银行运行机制独立于传统货币政策调控范围之外,其对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形成诸多挑战。影子银行的存在客观上削弱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性工具抑制通胀的效果,造成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失真,因此会影响货币政策制定的准确性。目前,对于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和发展程度,缺乏官方的权威的统计数据,这使得央行所能掌握的信息资源日趋受限。影子银行创造流动性难以准确计算出来,加之影子银行的活跃可能加速货币流通速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央行的基础货币调控和货币供应量调控带来潜在影响,阻碍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的实现。同时,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变动为主,影子银行的发展使贷款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包装、销售或转移,导致货币信贷控制规模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效力下降,对货币政策工具效力造成冲击。

(四) 加大金融系统风险

    影子银行由于内生的高风险性,给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风险,威胁到金融系统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易宪容(2009)指出,影子银行以证券化的方式进行无限的信贷扩张,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影子银行的崩塌。虽然我国影子银行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但具有信用、期限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本质及游离于监管之外的特性都是相同的,加之体系内各部分发展不平衡,影子银行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性。正如徐高(2013) 所指,“影子银行由于其底层资产收益率远低于上层资产,致使整个金融产品链条就像建立在流砂上的城堡,有崩塌的危险;而影子银行因为距离监管者的视线更远,操作层面的风险也大于正规银行业务。”这些微观层面的风险累积起来,一旦集中爆发,有可能对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宏观经济构成巨大冲击。IMF也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影子银行的信贷暴增令中国金融体系变得脆弱” 。 由于影子银行业务存在借贷利率高、融资规模庞大、监管缺失、杠杆率高且不透明等特点,一旦资金链断裂,极易造成大面积民间资金损失,从而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带来法律风险。随着江浙、福建等地高利贷事件的频发,我国影子银行蕴含的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仅2011 年9 月,温州当地就有将近20 家企业的老板因还不起钱而集体跑路,类似事件引起了大批债主的恐慌,这就是影子银行风险的现实表现。

四、 引导影子银行发挥积极作用的对策

    关于规范影子银行发展的对策,袁增霆(2011)认为,银行理财业务反映了监管体制与银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一种货币信贷的政策环境,适应这种来自金融体系的内生性货币与银行信用创造,要胜于强行阻断。“107号文”也指出:“要坚持一手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创新,一手加强金融监督、防范金融风险,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疏堵结合,趋利避害,在发挥影子银行积极作用的同时,将其负面影响和风险降到最低”。笔者认为从整体上把握对影子银行发展的整改,应采取建设性的态度,从制度建设、环境优化等方面为影子银行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

(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和自由化程度较低,政府对市场发展的限制较多,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也是从根源上规避影子银行风险的途径。利率管制是目前经济中投资浪费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快金融改革,推动利率市场化,形成市场价格机制,对于引导资金流向、调节社会储蓄与投资、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利于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实现了外币存贷款、银行间市场等局部利率市场化,但仍需逐步扩大银行业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放宽自主定价权限,使银行业机构主动强化风险定价能力,引导部分资金从影子银行中流出主动投向保障性更好、收益率更加市场化的正规银行体系。

(二)鼓励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提升金融市场运作效率的关键” ,鼓励金融创新是缓解我国影子银行结构性不平衡、推进我国影子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要进行组织体系创新,按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要求,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市场体系;商业银行加快经营转型步伐,拓展低资本耗用的中间业务和新兴业务,与影子银行形成良性互动。其次,要鼓励金融产品工具和服务模式创新。以实体经济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丰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和产品,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探索更合理有效的地方投融资体制,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层次的丰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同时,在积极推广金融业创新的同时,注意转移和分散风险,防止金融改革成为妨碍市场安全的源头。

(三)形成全面监管体系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已经起步,“107号文”对于影子银行监管从落实责任分工、完善监管制度、做好风险防控三方面进行了规定。但“107号文”还存在对影子银行定义含糊不清,监管责任分工不够明晰,管理思路仍然停留在行政监管等一系列问题上。全面系统规划银子银行的监管整体安排,首先需要制定影子银行的法律、部门规章和管理细则,完善影子银行法律环境。其次,要健全影子银行监控机制,包括分类监管、分层监管、统一监管、动态监管、预警监测等。分类和分层监管要职责明晰、强化补位,动态监管注重影子银行经营过程及新的影子银行的兴起,预警监测重点关注审慎性指标等。最后,加强和优化监管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及配合。同时,要依据影子银行经济形态,对不同的影子银行实施分类监管,由归口部门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评价,对不同形态的影子银行监管重点不同。

(四)推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影子银行的存在是商业银行规避监管行为及提供金融服务不完善的结果,其不断发展在为商业银行分散信用风险的同时,又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带来冲击。商业银行要在影子银行对自身发展带来冲击的情况下,加快经营转型步伐,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低资本耗用的中间业务和新兴业务,与影子银行体系形成良性互动。政府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进行改革,促进商业银行还原理财业务的本来面目,提升资产管理和定价能力,给予商业银行更大的金融产品创新空间,推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让商业银行的发展回归其位,与影子银行的发展相互促进。

 

[基金项目]:本文为黎友焕主持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基于境外热钱的中国金融风险识别、测度及防范问题研究》(编号:S2012010008325)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黎友焕,男,1972年7月出生,广东汕尾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国际金融、世界经济、企业社会责任,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北路369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号楼401,510610,13318869512。

学术成果:到2013年12月止,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广东省哲学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出国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和海外华人交流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各级领导、政府委托课题和其它各类横向课题60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省哲学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各4项,参与各级领导、政府委托课题和其它各类横向课题30多项;出版个人专著22本,合作出版专著23本,主编各类书籍23本;公开发表论文320余篇。

①管仁荣,张文松,杨朋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运行效率影响与对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②方平.“影子银行”的法律涵义及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J].金融发展评论,2011(9)

③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14).

④易宪容.影子银行: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3).

⑤李海涛.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⑥Gary Gorton, Andrew Metrick. Regulating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s Activity, 2010(3).

⑦文维虎,陈荣.重视影子银行动向避免风险隐患显现[J].西南金融,2010(2).

⑧袁増霆. 中外影子银行的本质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1(1).

⑨FBS. Global Shadow Banking Monitoring Report 2013[R], Nov 14,2013.

⑩FBS. Global Shadow Banking Monitoring Report 2014[R], Oct 30,2014.

⑪标准普尔. 为何影子银行还不会动摇中国金融体系[R],2013-03-27.

⑫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EB/OL] ,2014-01-15.

⑬张田. 国际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监管改革与启示[J].西部金融,2011(9).

⑭游春.中外影子银行的运作机制辨析[J].海南金融,2012(6).

⑮王晓枫,申妍. 影子银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了吗?[J]. 财经问题研究,2014(4).

⑯陈剑,张晓龙. 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8).

⑰李波.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11(12).

⑱徐高. 疏堵并举[J]. 资本市场,2013(4).

⑲IMF, World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urveys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R], April, 2013.

⑳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

 

原文阅读下载:《云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369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号楼402房,510610
联系电话:13318869512
邮箱:chinagdss@126.com



» 郑重声明:本文由管理员发布,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原创,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广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管理员共有,欢迎转载, 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上一篇】
【下一篇】

页面载入中..